领导调研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开放型经济和创新研究中心、城乡研究中心主任余宗良莅临元化医学调研指导

2025年8月31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开放型经济和创新研究中心、城乡研究中心主任余宗良一行莅临元化医学调研指导。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诸立,市政协经济委主任桂黎剑,先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宁武华陪同。
在元化医学展示大厅,余宗良主任通过企业宣传片全面了解了公司以“自体颅骨深低温保存”为核心的服务体系,以及“研发-临床-服务”的一体化产业生态。林卫军董事长结合3D打印的颅骨样本,系统讲解了自体颅骨深低温保存技术的科学原理、临床应用及术后效果。

余主任就行业及市场发展情况与林卫军做了进一步交流。他详细询问了从事自体颅骨保存领域的企业数量、区域分布、技术路线及市场份额等情况,探讨了行业准入门槛,包括技术研发难度、资质审批要求和资金投入规模等关键壁垒。此外,还针对废弃骨组织、皮肤、肌腱等人体组织的规范化收集、专业处理及安全再利用等问题展开交流。

林卫军向余主任介绍了多款企业自主研发产品的功能与适用场景,含专利菌株的PS23脑肠轴益生菌、具有抑菌消炎功效的五黄油、原料源自日本的痛风治疗药品、自动头皮夹和乳头固定器(已在注册二类医疗器械)等。这些产品都是元化医学联合医学研究机构开展医学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随后,余主任实地参观了骨组织细胞库,查看了深低温保存的自体颅骨,听取了组织库运行流程介绍,更直观地了解深低温保存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与前景。
余主任对公司自主研发的深低温保存专利技术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这项技术不仅在自体颅骨保存领域展现出显著的临床价值,通过深低温保存与加工处理保持生物活性的核心技术还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完全可以进一步延伸至更多人体组织的保存领域,例如各类功能细胞(如干细胞、免疫细胞等)的长期活性维持,皮肤、肌腱、软骨等组织的损伤修复储备,以及角膜、血管等特殊组织的移植前保存等。这类拓展不仅能为创伤修复、器官移植等医学领域提供更优质的生物材料支持,还能推动整个再生医学产业的技术升级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意义。
